為民解困不言苦-汶川大地震過度安置房建設紀實

作者:鋼結構網(wǎng)    
時間:2009-12-22 21:00:22 [收藏]

    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為盡快解決災區(qū)群眾過渡性安置住房問題,5月20日,國務院抗震救災總指揮部決定,用3個月時間在地震重災區(qū)建成100萬套過渡安置房,第一期任務要求6月25日完成。在短短一個月的時間里,來自全國各地的住房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援建隊伍,憑著堅忍不拔的毅力和決心,克服了各種困難,提前5天完成了第一期25萬套過渡安置房的援建任務。

    運輸忙

      5月20日當晚,接到過渡安置房建設任務的各地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立刻行動起來,一些地區(qū)當晚就組織貨源,力爭第一時間將過渡安置房的建筑材料運達災區(qū)。為了保證過渡安置房的建設,各省市緊急制定各種建材生產(chǎn)運輸方案。針對援建點比較分散的特點,各地采用了鐵路和公路相結合的運輸方式。天津市還充分利用本市彩鋼夾心板的生產(chǎn)優(yōu)勢和西安富余的板房加工能力,建立了西安生產(chǎn)基地,開辟第二基地,使各地資源配置更加合理,減少了材料運輸距離。

    規(guī)劃快

      為了解決建設用地缺乏的問題,四川省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系統(tǒng)與各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緊密配合,連夜工作,迅速完成了過渡安置點規(guī)劃選址工作,加快場地平整和基礎設施配套進度,確保了過渡安置房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天津、山東、山西等省市還主動幫助對口受援災區(qū)進行安置點場地平整等地方配套工作,保障了過渡安置房的建設進度。短短幾天內(nèi),四川省內(nèi)各安置點的建設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

    設計妙

      在過渡安置房設計和建設工程中,天津市非常注重土地的保護和節(jié)約。對于有復耕需要的建設用地,他們采用了相應的工程措施,把表層土集中堆放,并加以保護,便于復耕。在滿足防火、通風、衛(wèi)生等要求的前提下,采用行列式布局、分組團排列,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為了降低公共廚房火災隱患,他們在住房與廚房之間增加200毫米縫隙,并采取防火構造處理,墻板采用巖棉等阻燃材料,灶具居中布置,防止燒烤墻板。

    方法巧

      施工進展并不是一帆風順。過渡安置房的安裝不是簡單的拼裝,要經(jīng)過場地平整、基礎處理、龍骨連接、板材安裝、水電安裝、防火防雷等十幾道工序,稍有不慎,就會出現(xiàn)地基塌陷、房屋進水等問題。四川災區(qū)潮濕多雨,為了防止過渡安置房和基礎連接處滲水,河南三建集團副總經(jīng)理白會民經(jīng)過認真觀察和反復研究,提出了將固定墻板和基礎連接部降低2厘米的新方案。這一小小的改動,有效地避免了滲水現(xiàn)象的發(fā)生。

    配置全

      很多援建省市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和質(zhì)量,讓受災群眾早日恢復正常的生產(chǎn)生活,主動承擔了計劃外的任務。

      山東省青島市主動為過渡安置點修建一條長達1000米的排水渠,僅這一項工程就要多支出2000萬元。

      山東濟南的援建隊伍除了克服建設用地38米高差的困難外,還為住進過渡安置房的受災群眾準備了被褥、餐具、灶具和洗漱用具,甚至連衛(wèi)生紙、牙膏這樣的日常消耗品也一應俱全。濟南市建委副主任王迪聲說:“這樣做可以讓受災群眾一搬進新家就開始正常的生活了?!?

    施工苦

      由于四川地形復雜,平地很少,很多過渡安置房規(guī)劃用地都設在了半山腰。中國新興集團在援建江油明鏡中學施工中遇到的最大難題就是進入現(xiàn)場的惟一通道坡度達40多度,各種機械設備、貨車都無法通過,幾乎所有材料都要經(jīng)過二次人工轉運。他們將1200平方米過渡安置房所需的彩鋼板、水泥、沙石、磚塊等材料,全部采用人抬肩扛和手推車推運等原始方法,搬運到了工地。每天近20個小時的高強度工作,使得所有隊員一天下來累得連飯都不想吃,一沾枕頭就呼呼大睡。

      河南援建工人王玉輝的74歲老父親寄給他的一封家書中有一首詩,近來在援建工地中廣為流傳:“人生能有幾回搏,壯歲赴川抗震波……待到民居建成后,為兒祝捷奏凱歌!”
    下載附件:
  • 點擊下載

  • "歡迎大家轉摘!轉載須注明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建筑鋼結構網(wǎng)(m.024cars.cn)謝謝合作!"

相關文章:

文章標題
建筑鋼結構網(wǎng)--中國建筑金屬結構協(xié)會建筑鋼結構分會官方

久久99国产精品婷婷99,国产日本欧美一区,HEYZO无码专区人妻,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一线久